俗语说:“爱睡三觉,命比纸薄”,“三觉”指的是哪三觉?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在一切幸福中,人的健康实甚过其他幸福。可以说,一个健康的乞丐比疾病缠身的国王幸福得多。”健康生活是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生活中失去了健康,我们的身体和灵魂就会披上一层阴暗。
良好的睡眠是保持健康的基础,“一夜好睡,精神百倍;一夜不睡,浑身疲惫”。与此同时,睡眠也应该是科学的,俗语“爱睡三觉,命比纸薄”,这里的“命薄”不是指命不好,福分少,而是说身体不好,寿命短。那么,“三觉”说的是什么?我们一起来看下。
第一,睡懒觉。
“周末有空,多睡会儿”、“前一夜挑灯夜战,第二天补觉到中午”……这些都是人们睡懒觉常用的理由,尤其是学生和年轻白领。但是,“久卧伤气。”《黄帝内经》早就告诫人们,睡眠应以醒为度,睡懒觉有害健康。
从中医养生角度来讲,阴阳平衡,身体才健康,到了黎明时分,阳气已生发得足够强大,人就必须起床,如果赖床,阳气得不到舒展,就会伤害身体。

睡懒觉意味着作息不规律,会造成身体生物钟紊乱。平时作息规律而周末睡懒觉,突然改变睡眠习惯会对大脑中下丘脑形成激烈冲击,引起激素失衡,可能导致起床后精神不振、情绪低落、头痛等;
睡懒觉易导致肌肉和心跳长时间处于松缓状态,代谢物排除也不及时,起床后就会感到身体酸软乏力。再者,睡懒觉会让多巴胺分泌减少,心理能量匮乏,感觉越来越“丧”。
相反,习惯早起的家庭,一家人可以从容地共进早餐,营造情感交流的氛围,发挥家庭对接下来的学习、工作等活动的支持和保护作用。
第二,餐后觉。
汤足饭饱后,总是有丝丝睡意袭来,这被称为“困饭”,饭后立即睡则被叫作“饭觉”。有科学家解释这是由于用餐后血液集中到消化系统,供应大脑的血液就会减少,导致人感到疲倦;
饭后马上躺下,容易引起胃食管反流,长时间躺卧可能导致反流性食管炎。人睡觉时,消化速率减慢,导致大量食物来不及消化而堆积在胃部,给胃部带来负担,甚至可能诱发胃糜烂、胃溃疡等疾病。
吃完饭,家人可以一起收拾餐桌,洗涤餐具,交流厨艺,感恩烹饪者的辛劳。茶余饭后,家人可以坐在一起聊聊天,看看新闻。沟通与开放可以为家人的身心健康提供良好条件,每个人的不适感都会在这样的环境中得到及时的关注和处理。
最后,颠倒觉。
人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已经形成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基本生活节奏。同时,人也因进化成为社会性动物,社会的运行基础是群体的作息规律。以家庭为单位的白天活动、夜晚睡眠便成了基本常态。
昼伏夜出既违反人的生物性,也不符合其社会性。因为“时差”,“白天蒙头大睡,夜晚游戏人间”的人渐渐与家人缺少沟通,其他社会功能也逐渐丧失。
因此,我们要警惕“娱乐至死”的侵扰,适当放弃碎片化、廉价的娱乐,在家庭沟通中寻找幸福感,在社会实践中寻找获得感,在生活和娱乐之间找到平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