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烂了一点,是削掉烂的继续吃剩下的部分?还是全部都扔了?

食以安为先,现在大家的健康意识在提高,对吃是比较关注的,尤其是在疫情期间。疫情还未结束,很多人家都会减少出门,多囤一点食物放在家里,离过年也不远了,相信很多人已经开始购买年货了,但囤得太多时间久了就会发现,很多食物都坏掉了,对于只烂掉一点的来说,有的人会选择继续吃剩下没烂的部分,也有的人会把整个都扔掉,都扔了感觉可惜又浪费,但吃了又担心会影响健康,这两种做法到底哪一个才是对的呢?烂了一点,还能不能吃了?此文告诉您答案。

食物烂了一点,到底还能不能吃了?

能不能吃,要看它是怎么烂的,原因不同,对其质量的影响不同,人吃了之后对健康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如果是因为发霉烂掉的,建议大家不要继续吃,扔了比较好。即使削掉烂的部分,剩下的部分也未必就是好的,可能也受到了霉菌或其他毒素的污染,吃了不利于健康。虽然外表是好的,但我们肉眼看不见不代表它里面没有霉菌。

也不要觉得煮一下再吃就没事了,高温也难以杀死这些毒素。

黄曲霉毒素就是杀伤力比较强的一种,它就喜欢躲在发霉烂掉的食物中,如果吃了,非常不利于身体健康。吃了之后,可能会引起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严重点的肝肾功能还会受到影响,甚至还可能会增加患癌风险。

以下几种食物是比较容易霉变的,若发现已经烂掉了,提醒大家不要舍不得处理,尤其是老人更要注意:

第1种:玉米、大豆等谷物(若已经霉变了,用来榨油,这种油吃了或也有健康风险)

第2种:核桃、杏仁、花生等坚果

第3种:水果蔬菜

对于这几种食物,建议大家平时不要囤太多,买够吃的就行,还是吃新鲜的更好。在储存时也要注意,最好不要将其放在湿度较高的环境中,防止促使毒素的产生。

不过,有一种情况,对于腐乳等发酵型食物,在制作卫生达标的情况下,若没有过期,一般是可以吃的,这种“发霉”是正常现象,并不是真的坏了。

如果是因为下面这两种原因,食物烂了一点,或许是可以继续吃的:

在采摘或运输时食物受到碰撞而烂掉、在低温下被冻伤而烂掉。

这两个原因虽然使得食物烂掉了,但一般来说,其内部并没有产生细菌或毒素,没有变质,只是看上去不太好看、口感或差一点,还是安全的,可以吃。不过,建议大家要尽快吃掉,避免时间长了滋生细菌,加快其变质速度。

一般来说,如果是这两种原因,食物只是表面出现破损,坏的部分颜色会深一点。但如果是发霉了,上面通常会有黄绿色的霉菌,像长毛了似的,还会变色、皱缩,口感也很差,是比较容易区分的。

由此可见,食物烂掉了还能不能吃,先要知道它是怎么烂掉的,如果是发霉变质了,最好不要吃了,若并没有变质,可以尽快食用。

那么,是不是只要食物没烂,就是安全的,可以放心吃呢?

也不是,比如土豆,如果它发芽了,即使没坏提醒大家也不要继续吃,因为它里面很可能已经产生毒素了,对健康影响很大。还比如一些搁置时间过长的剩菜,尤其是海鲜和绿叶蔬菜这两类,也建议大家不要继续吃了,不仅营养流失了,其中也可能产生了细菌或毒素。

想要预防食物变坏,该怎么做?相信很多人都会说:把他们放在冰箱里就可以了。但其实,它虽然可以保鲜,延缓食物变质的速度,但这也不是万全之策,反之,在使用上很多人都做错了,反而让原本安全的食物变得不安全,吃出了一系列的健康问题。

在使用上,要对食物“区别对待”,不是所有的都可以放到里面储存,比如香蕉、馒头等淀粉类食物、根茎类蔬菜就不适合。另外,对于可以放进去的食物,要分装好,防止串味,特别是生的和熟的最好不要放在一块。 

发布时间:2022-01-17 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