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防灾减灾日 | 牢记这几个生活急救小常识,关键时刻能救命

产于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作者|胖熊

编辑|胡鑫

1998年的特大洪水淹没了许多村庄,冲走了许多家庭。2008年汶川大地震,多少建筑倒塌,甚至震碎了无数中国人的心。汶川地震后,为了满足社会各界对我国防灾减灾的需求,提醒人民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被指定为“防灾减灾日”。今天(5月12日)是第13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防范和化解灾害风险,奠定安全发展基础”。

俗话说“天灾违反,人祸可免。”面对洪水、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我们很难及时躲避和应对。但是,面对夏季中暑、气管异物堵塞、心脏骤停,牢记以下急救知识,可以在关键时刻保命!

夏天中暑怎么办?“动、揉、拿、捏”是重点

中暑是指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紊乱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紊乱为特征的急性疾病。根据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和重度中暑,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循序渐进的。

中暑的原因

1、在高温下(指室温大于35度)或在烈日下暴露工作一定时间,如果没有足够的防暑降温措施,很容易发生中暑;

2.在通风不良、湿度大的环境下,即使从事重体力劳动,也会发生中暑;

3.另外,工作强度过大,时间过长,睡眠不足,疲劳过度;

4.年老体弱、营养不良、肥胖、饥饿、酗酒、穿紧身衣和不透风的内衣;

5、甲亢、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大面积皮肤损伤;

6.使用阿托品、氯丙嗪等药物是常见诱因。

中暑的危害

1。中暑先兆症状

体温正常或轻度升高(> 37.5℃),表现为头晕、眩晕、耳鸣、恶心、呕吐、胸闷、心悸、口渴、出汗、注意力不集中。如果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短时间内即可恢复。

2。轻度中暑症状

体温经常在38℃以上。除了头晕口渴外,还常出现面色潮红、多汗、皮肤灼热等症状。,或四肢冰冷、面色苍白、血压降低、脉搏加快等。如果及时处理,往往可以在几个小时内恢复。

3。严重中暑症状

顾名思义,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不及时治疗会危及生命。这种中暑可分为四种:热痉挛、热衰竭、中暑、中暑。

中暑急救步骤

1。移动

迅速将中暑病人抬到通风阴凉的地方,让他平躺,解开衣服扣子,松开脱衣服。

2。擦拭(冷却)

中暑患者可将冷毛巾盖在头上,用50%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进行全身沐浴,然后用风扇或电风扇吹风加速散热。但是不要迅速降低病人的体温。当体温降至38摄氏度以下时,停止一切冷敷等强降温措施。

3。衣物(补水)

中暑病人在神志还清醒的情况下,可以给一些清凉饮料和淡盐水,但不要急于加入大量的水或冰镇啤酒等饮料,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

4,窒息(唤醒)

中暑病人如果已经失去知觉,可以用手指捏住任重、合谷等穴位将其叫醒,同时进行刮擦急救。

5。转移

严重中暑的病人必须立即送往医院治疗。运输过程中,注意尽量将冰袋或湿毛巾敷在患者的额头、枕背、胸部、肘窝、大腿根部,以保护脑、心、肺等重要器官。

防中暑小妙招

中暑死亡率在20%-70%之间,50岁以上可高达80%。所以夏天出门记得准备好防晒装备,多带水。患有慢性心血管、肝肾疾病及年老体弱者不宜从事高温手术。在高温环境下停留2-3小时,饮用含钠盐的防暑饮料。此外,在炎热的夏天,预防中暑和降温的药物必须一直放在身边,如风油精、藿香正气水、十滴水等。,以防紧急情况。外出时应穿宽松、透气、浅色的衣服,同时适当补充防暑饮料。

【/s2/】气管内异物堵塞怎么办?请记住,“海姆利克急救法”可以救你的命

“剪刀石头布”不仅仅是指我们小时候玩的一种游戏,更是一种拯救生命的方式。“剪刀——肚脐上的两个手指;石头——手握拳头,反抗2指;布——用一只手包裹“石头”,快速来回冲击5次,直到患者吐出异物。”这就是“海姆利克急救法(快速腹部按压)”。

海姆利希急救法是美国医生海姆利希发明的三步应急法。这项法律的首次应用是在1974年,当时海姆利希医生成功解救了一名因食物阻塞呼吸道而窒息的病人。从此,这一定律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应用,被称为“生命的拥抱”。掌握了这个方法,几秒钟就能救一条命。这种方法是一种简单的动作,用于在窒息时排出进入气道的食物或其他东西。原理是增加腹部和胸部的压力,从而挤压出物体。

气管被异物堵塞。具体方法如下

1.确定自己是不是真的窒息了。窒息的人通常脖子上戴着手镯,或者拼命挣扎,表情会很恐慌。气道完全堵塞(没有空气进入他们的肺部),所以他们不能呼吸和说话。窒息的原因包括食物、外伤或严重过敏反应引起的内呼吸道水肿。

2.让窒息的人站着。如果窒息的人太重,或者在飞机等有限的空间里,坐着不动也是可以的,只要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动作。

3.在对一个真正窒息的人实施海姆利克氏急救法之前,先进行逆袭。用一只手在窒息者的肩胛骨之间击打背部。如果没有改善,立即开始快速腹部压迫。但注意不要打背部只有部分气道阻塞的人,因为这样可能会使阻塞进入更深。

4.站在令人窒息的人后面。如果窒息者晕倒或不省人事,分开他的腿形成一个三脚架。从背后围住窒息者,把手放在窒息者的腹部(腹部);第一次使用你的优势手(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起主要作用的手,大多数人的优势手是右手),优势手的拇指要收在拳头里,放在窒息者肚脐上方。胸骨下;用另一只手握住主导手,确保救护者的拇指远离窒息者,以免受伤。

实施海姆利希急救方法

向内向上挤压,快速地向上挤压窒息者的腹部,要用力。动作路线类似于一个“J”——向内然后向上。 挤压要快速有力,就好像你要把窒息者拉离地面一样。 快速连续做5次腹部按压。重复这个动作直到异物被排出。如果急救有效的话,窒息者会咳出气道中的阻塞物。 如果没有成功排出异物,立刻打电话求助。如果窒息者意识不清,停止按压。 打急救电话,寻找紧急救护。可能的情况下让另外的人做这件事,以节省时间。 清理窒息者气道(检查口腔,看看能不能取出任何可以看到的异物)并且做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按压(CPR)。 持续看护窒息者。窒息会危及生命,窒息者可能会在任何时候死亡,充分保持呼吸道通畅,努力增加他们获救的机会。

根据不同情况,推荐不同的急救方法

营救婴儿

将婴儿面朝上放在坚固的平面上,救护者跪下或站在婴儿的脚上,或者救护者坐在座位上,使婴儿面朝外骑在大腿上并固定。将双手食指和中指放在婴儿的上腹部(肋骨弓以下和肚脐以上),用手指快速向上按压,但动作要轻柔反复,直到引起窒息的物体排出。

自救

1.用一只手握拳,用拇指的一侧托住上腹部(肋骨弓以下,肚脐以上),另一只手抓住握拳手,用手快速向上挤压,重复这个动作,直到呛咳物排出。

2.依靠一个固定的水平物体(如桌边、椅子、扶手等。),用物体边缘按压上腹部,产生强大的向上冲击力,反复挤压,直到呛着的物体排出。

抢救无意识

让被救者平躺,面向被救者,屈膝,轻骑在被救者的臀部。双手相互重叠,将掌根放在被救者的上腹部,用自己身体的重量快速向上按压被救者的腹部,反复进行,直到引起窒息的物体排出。

如果我遇到心脏骤停怎么办?使用“胸外按压”可以起死回生

胸部按压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院外救援措施,可帮助心脏骤停患者恢复正常心率。对心脏骤停患者实施此方法时,通常有以下注意事项:

1。按压时间

胸部按压只能在患者心脏的有效泵功能和有效循环突然停止时尽快进行。心脏骤停时,心脏虽然失去了有效的泵血功能,但并没有完全停止心电图和心脏活动。

2。病人体位

病人仰卧在硬床上或地上。如果是柔软的床,应该在它们下面放一块木板,以确保有效按压。当你按压软板时,按压效果大大降低。但是不要为了找木板而耽误抢救时间。进行心肺复苏时,应松开患者的按钮和腰带。患者头部应适当降低,避免按压时呕吐物回流气管,防止头部高于心脏水平而影响血流。

3。救助者的位置

救助者应该靠近病人的胸部。为了保证按压时力垂直作用在胸骨上,救护者可以根据患者的位置采取跪或脚凳等不同的姿势。

4。按压位置应准确

按压位置在胸骨下1/3处或双乳头连接中点处。

◆体位过低:可能损伤腹部器官或引起胃内容物反流。

◆位置太高:会伤及大血管;因为上胸骨后面有重要的血管,比如主动脉弓。

◆位置不在中线:可能引起肋骨骨折、肋骨与肋软骨分离、血气胸等并发症。

5。压力应均匀

根据最新指南,成人按压深度为5-6厘米。压制频率为100-120次/分钟。按压要有节奏,频率不能快也不能慢。同时,不要用力按压。按肋骨并不少见。

6。正确的按压姿势

注意肘关节伸直,肩部位于手正上方,不宜向一侧倾斜或左右摆动;手指不应压在病人的胸部。按压间隙放松期间,操作者不施加任何压力使胸壁完全反弹。但掌根仍置于胸骨中下半部,不离开胸壁以避免移位。

7。人工呼吸

心脏按压必须结合人工呼吸。在建立气道之前,无论是单次还是双次CPR,对加压通气的要求都是30: 2。

8。仔细观察[/s2/]

按压时,密切观察病情、反应和面色变化,判断效果。胸外按压的有效指标是:

①按压时可触及颈动脉搏动和肱动脉收缩压≥60 mmHg;

②患者的面色、嘴唇、指甲、皮肤再次变红。

③扩张的瞳孔再次缩小;

④自主呼吸;

⑤意识逐渐恢复,可能有眼球活动、睫毛反射、光反射,甚至手足抽动,肌肉紧张度增加。

发布时间:2021-05-14 1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