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一常用药增阿尔茨海默病风险

新华社北京9月7日电-《参考新闻》7日刊登了美国《每日科学》网站报道的“与阿尔茨海默病风险增加相关的常见药物”。总结如下:

圣地亚哥加州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领导的一个科学家小组说,一类治疗过敏、感冒、高血压和尿失禁的药物可能会增加认知能力下降的风险,特别是老年人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

这项研究的结果于2020年9月2日发表在美国神经病学学会的医学期刊《神经学》的网站上。

【/h/】目前抗胆碱能药物广泛用于治疗大小数十种疾病。有些抗胆碱药需要医生处方才能买到,有些可以直接通过药店柜台购买。它们通过防止乙酰胆碱(一种对记忆功能至关重要的神经递质或化学信使)与特定神经细胞上的受体结合来发挥作用。其结果是抑制副交感神经冲动,这与各种无意识的肌肉活动有关,如胃肠道和肺部的肌肉活动,以及人的生津、消化和排尿等生理功能。

研究人员表示,认知正常的受试者在测量指标处于基线时至少服用了一种抗胆碱能药物,随访10年后,轻度认知障碍的可能性比未服用此类药物的受试者增加了47%。轻度认知障碍通常是老年痴呆症等痴呆症的先兆。

该研究报告的作者之一、圣地亚哥加州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系副教授丽莎·德拉诺-伍德(Lisa Delano-Wood)博士说:“这项研究表明,在认知问题出现之前减少抗胆碱能药物的使用可能对防止未来的记忆和思维能力受到负面影响很重要,尤其是对患阿尔茨海默病风险较高的人来说。”

688名平均年龄为74岁的成年人参加了这项研究,他们按性别平均分配。在研究开始时,所有受试者都没有认知或记忆问题,并报告他们是否在服用抗胆碱能药物。其中三分之一的使用者平均服用4.7种抗胆碱能药物。受试者接受了为期10年的年度综合认知测试。

发布时间:2020-09-12 1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