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保量采购逐渐正常化,地方联盟采购不断落地,更多药品大幅降价。随着国家集中采购政策的快速推进,药品降价幅度非常大,几毛钱的药品比比皆是,平均降价53%,最高降幅超过95%。目前国内仿制药企业大部分品种靠成本优势中标,而原研发企业由于降价意愿低,在数量采购上优势较弱,中标品种数量少。但是,高降价也导致利润减少。虽然中标者的市场份额会增加,但整体利润率并没有增加,甚至可能减少。
01 。 仿制药的现状|
虽然目前大部分原研厂商没有参与集中采购,但不能保证未来几年内原研厂商不会参与投标。到那个时候,患者会不会对同样中标的原研药和仿制药选择仿制药?靠集中收购占领市场不是长久之计。国内制药企业要想争取更大的利润,就必须寻求新的方向。
02 。 改良新药|
2020年12月,CDE发布了《化学药物改良新药临床试验技术指南》的通知,将改良新药定义为在已知有效成分的基础上,通过优化其结构、剂型、处方工艺、给药途径和适应症,使其具有明显临床优势的药物。
与创新药物相比,改良新药的临床研发可以借鉴上市药物的临床开发经验。与高投入、长周期、高风险的创新药物相比,改良新药的周期和资金投入要少得多。
【/s2/】根据最新《化学药品注册、分类和应用数据要求》,改进后的新药主要分为以下几类:【/s2/】
2.1类是指通过拆分或合成,或形成已知活性成分的酯类或盐类(包括含氢键或配位键的盐类),或改变已知盐类活性成分的酸根、碱或金属元素,或形成其他非共价衍生物(如配合物、螯合物或包合物)而制备的含有已知活性成分光学异构体的药物,具有明显的临床优势。
2.2类是指新剂型(包括新的给药系统)、新的处方工艺、新的给药途径、临床优势明显的已知活性成分的药物。
2.3类是指含有已知活性成分且具有明显临床优势的新型复方制剂。
2.4类是指含有已知活性成分的新适应症药物。
03 。 多晶型对药物生物利用度的影响|
同一种药物的不同晶型在溶解度、溶出度、熔点等方面有显著差异。,这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药物的药效如药物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药物多晶型的存在会改变药物的理化性质,包括溶出度和溶解度的变化,从而导致不同晶型的药物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不同。
提高难溶性药物生物利用度的晶型研究
经典案例:非诺贝特改良新药
非诺贝特是降低甘油三酯的一线药物,不溶于水。非诺贝特在BCS中属于BCS II类药物,溶解性差是限制其临床应用的主要因素。自非诺贝特片于1993 上市以来,世界各大制药公司采用各种技术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如下表所示。
图片:非诺贝特改性新药研发过程
04。剂型对多晶型药物的影响|
药物晶型对剂型有特殊要求,药物剂型应具有能保证晶型药物原料在剂型中保持稳定的晶型状态,不易产生转晶现象。剂型中各种辅料的性质与原料药的晶型有良好的相容性,无任何反应。在改变药物晶型的情况下,还需要研究药物的剂型,选择合适的药物剂型,才能保证药物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临床疗效,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对疾病的治疗作用。
05 。 多晶型药物对给药途径的影响|
不同的给药途径、不同的吸收部位和不同的血液循环途径可能产生不同的药效。不同给药途径药物吸收的一般顺序为静脉内>:吸入>:肌内>:皮下>:直肠或舌下>:口服>:皮肤。当固体形式的药物,包括混悬液,通过肠内或非血管给药时,不同的晶型会有不同的效果。对于固体制剂,口服是最常用的给药途径,方便、安全、经济,但吸收慢,易受多种因素影响。通过研究晶型来改进给药途径,可以改善依从性差的药物(如将注射改为口服)。同时,对于某些药物,改变现有给药途径也可以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摘要。
国家有量采购政策为中国仿制药与国外原药竞争提供了绝佳的机会。中国医药企业要想在医药市场竞争中崛起,不利用技术、规模、人才、资本等优势。,他们必须迅速扭转发展模式,从以前的销售转向创新型,从而在新政下抢占价格竞争的制高点,获得新的市场竞争力。在中国量入为出和鼓励药物创新政策的影响下,改良新药将继续受到市场青睐,从高销售成本向高R&D投资的转变将不可避免。改良新药是对市场上药物的改进,强调“疗效优”,具有成功率高、回报高、风险低、生命周期长的优点,已成为全球新药研发的主流。同时,改进后的新药是基于原研药市场成功经验的加持,临床接受度更高,利润回报更快。
参考文献:
[1] 杨世英, 周建, 张莉等 我国化学药物晶型的研究现状与进展[J]。 医学先驱报,2019,38(。
[2] 杨洋, 赵进, 郑爱萍等 我国改良新药的特点及未来发展[J]。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7(6)
[3]黄慧玲。 给药途径和剂型因素对利福平两种晶型药代动力学的影响[D]。 天津大学。
发布时间:2021-06-01 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