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据报道,一些网购平台上有多种与儿童节相关的盲盒。从玩具文具贴纸到零食和考古音乐盒,应有尽有。一些消费者协会提醒父母要警惕“盲目的文具盒”导致他们的孩子沉迷于购买。
盲箱营销是一种没有原罪的市场现象。但由于盲盒神秘有趣,很容易激发消费者的好奇心、追求和完美。很多成年消费者还在渴望,远未成熟的孩子更容易沉迷其中,甚至陷入盲目消费和攀比消费的怪圈。特别是一些文具、玩具、零食的盲盒都是用盲盒盖着的,但隐藏的是假冒伪劣商品、过期变质商品、残次品、三无产品,存在安全隐患。
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认真反思,采取有效措施解决。
【/h/】市场监管、商务等部门要针对盲盒监管中的一些漏洞和盲点,完善盲盒营销相关的规则和标准,明确盲盒包装和标识中必须注明的事项,明确商家在广告活动和销售过程中的解释和告知义务。相关部门不妨参考有奖销售监管规则,完善盲箱营销监管规则。比如,禁止在校园周边一定范围内销售盲盒文具、玩具、贴纸等商品,禁止部分食品以盲盒形式出现,禁止商家在盲盒销售用语中出现“只换不退”、“不换不退”、“最终解释权归商家”等内容。
市场监管部门、消费者协会等。还应加强对盲箱市场的抽查和风险监控,迫使企业和商家增强自律意识,保持底线,规范生产经营,及时清理出市场问题的盲箱,并根据监管和维权的力度向消费者发布预警信息。
【/h/】教育部门、学校和家庭要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及时了解盲盒营销的特点和规律,提醒其注意盲盒消费的风险,培养健康、文明、理性的消费观,避免消费误区,戒除盲盒瘾。
发布时间:2021-06-02 10:50